12月8日,在2025年残特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一周年之际,由广州市残联、越秀区残联主办,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等单位协办的“喜迎残特奥·爱心满花城”活动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顺利举办,并正式启动由广州市残联联合广州日报联合策划执行的“喜迎残特奥·花城无碍·追梦助梦——讲好 100 个自强不息故事和100 个扶残助残故事”系列活动。
残疾人运动员兴致勃勃观看活动。
残疾人运动员:“天生有材必有用”
这一充满爱与希望的盛会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文艺表演、故事分享、项目体验、成果展示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为残特奥会筹备工作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备受瞩目的“喜迎残特奥·花城无碍·追梦助梦——讲好 100 个自强不息故事和100 个扶残助残故事”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广州日报社民生频道记者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介绍了活动内容、深远意义和广泛影响力,并与6名各行业优秀残疾人、扶残助残者代表共同启动该活动。
据悉,活动将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和举办期间,通过多种形式挖掘并传播“追梦”与“助梦”故事,展现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引领关怀关爱残疾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风尚,为即将到来的体育盛会凝聚民心、汇聚民力。
林细妹分享。
活动的另一个亮点是巴黎残奥会冠军林细妹和世锦赛冠军郑远森亲临现场分享自己的体育生涯和追梦故事。林细妹从2012年开始训练硬地滚球,历经12年的坚持与努力,在今年的巴黎残奥会上获得女子个人- BC4级金牌,实现了中国硬地滚球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奥运金牌梦是我坚持的动力,还有一个更珍贵的收获,就是我变得坚强自信,人生也变得更加精彩。”她饱含情感说道,“这一切让我相信‘天生有材必有用’。”
郑远森分享。
郑远森从2009年开始训练硬地滚球,运动生涯已达15年,获得众多奖牌,刚刚在2024年意大利硬地滚球世界挑战赛BC4级男子个人赛中夺冠。在活动现场,他分享了体育对他身心的积极影响,以及在训练过程中的难忘经历,鼓励更多残疾人勇敢追求梦想,挑战自我。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感受到了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精神力量。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残疾人文化融合
当天还举行了无障碍专车(广州)上线暨无障碍公益日启动仪式。此次上线的曹操出行无障碍专车配备了先进的无障碍设施,如方便轮椅上下车的斜坡板、宽敞的车内空间等,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便利,支持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活动现场文艺表演环节尽显残健融合魅力。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的江晓茵(视障)和星海音乐学院的黄成鹏共同演唱了歌曲《我们在一起》,他们用歌声传递力量。手牵手,心相连,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残健融合、携手共进的故事。越秀区启智学校的《旗开得胜》巧妙融合了皮影戏、小提琴演奏、特奥足球、啦啦操等元素,展现了残障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下的成长与进步。手语歌《祝你平安》用手语传递祝福,表达了对残疾人的关爱与支持,营造了和谐包容的氛围。
绘画长卷现场。
当天的中山纪念堂西门广场成为一片艺术与梦想的交汇之地。近百名中小学生、志愿者、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及港澳同胞代表齐聚于此,共同在百米画卷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其中,残疾人运动员们的一个特别举动尤为吸睛——他们亲自涂绘了自己曾经斩获金牌的项目图案,为这幅画卷注入了荣耀与光辉。
这幅以2025年全国残特奥会为主题的百米画卷,不仅融合了粤港澳大湾区地标建筑的壮丽,还巧妙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与辉煌战绩。活动发起人蒋立衡在现场讲述了创作背后的初衷与愿景。他表示,百米画卷是艺术与梦想的交汇点,见证了人们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进一步唤起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残疾人文化的深入交流与融合。”
一起绘画。
“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社会各界了解残疾人事业搭建了桥梁。”广州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共识,汇聚了各方力量,为2025年残特奥会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州市将以明年举办残特奥会为契机,继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残疾人事业协同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实习生:谭旭君 通讯员:穗残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实习生:谭旭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